PRODUCTS产品中心
技术文章
首页 > 技术文章 > 交流电压表的准确度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交流电压表的准确度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更新时间:2025-09-23 点击量:152
交流电压表的准确度等级划分,核心依据是国家计量标准,通过“允许误差范围”量化定义,等级符号通常以数字标注(如0.1、0.2、0.5、1.0等),数字越小代表准确度越高。其划分逻辑、核心指标及等级分类如下:
 
一、准确度等级的核心定义:允许误差公式
 
交流电压表的准确度等级,本质是规定“在额定条件下(如额定温度、湿度、电压范围),测量值与真实值的最大允许偏差”,通用计算公式分为两类,具体取决于仪表类型(模拟式/数字式):
 
绝对误差主导(常见于数字电压表)允许误差=±(a%×测量值+b×最小分度值)
 
a%:相对误差系数(与准确度等级直接相关,如0.5级对应a=0.5);
 
b:固定误差系数(与仪表硬件精度相关,通常为1-2,代表“最小分度值级别的固定偏差”);
 
例:0.5级数字交流电压表,最小分度值为0.1V,测量220V时,允许误差=±(0.5%×220+1×0.1)=±(1.1+0.1)=±1.2V。
 
相对误差主导(常见于模拟电压表)允许误差=±(a%×满量程值)
 
模拟表的误差以“满量程”为基准(而非测量值),因此在“非满量程区间”实际相对误差会变大;
 
例:1.0级模拟交流电压表,满量程为500V,测量100V时,允许误差=±(1.0%×500)=±5V,实际相对误差=(±5V/100V)×100%=±5%(远高于1.0级的字面等级)。
 
二、划分的关键前提:“额定工作条件”
 
准确度等级的标注仅在“额定工作条件”下有效,若环境超出范围,实际精度会偏离等级要求。额定条件通常包括:
 
环境温度:多数仪表为(23±5)℃(实验室级)或(0~40)℃(工业级);
 
相对湿度:≤85%(无凝露);
 
电源条件:交流220V±10%、50Hz±2Hz(或直流供电稳定);
 
外界干扰:无强电磁辐射(如远离变频器、高压线路)、无剧烈振动。
 
若环境温度超出额定范围(如工业现场高温45℃),部分0.5级仪表的实际误差可能扩大至1.0级甚至更高。
 
三、等级选择的核心原则
 
“不选过高”:高精度等级(如0.05级)仪表成本高、对环境要求严,若仅用于常规监测(如车间220V电压),选0.5~1.0级即可,避免资源浪费;
 
“不选过低”:关键场景(如电力系统计量、精密设备供电监测)需选0.2级及以上,防止误差导致安全风险或工艺偏差;
 
模拟表优先看“量程匹配”:因模拟表误差以“满量程”计算,若测量值仅为满量程的1/10(如用500V量程测50V),实际相对误差会放大10倍,需优先选择“量程接近测量值”的模拟表。
 
综上,交流电压表的准确度等级是“量化误差范围的标准”,划分需结合国家计量规范,选择时需兼顾应用场景精度需求、环境条件、成本三者平衡,而非单纯追求高等级。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如何选择合适的交流电压表?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sitemap.xml   管理登陆
©2025 版权所有:上自仪表营销中心网   备案号:沪ICP备1505550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