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探究仪器仪表类专业的历史沿革和人才培养模式

探究仪器仪表类专业的历史沿革和人才培养模式

 更新时间:2016-11-21 点击量:644

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代谢硕士论文仪器仪表的内涵已发展为只有信息获取、存贮、传输、处理和控制等综合功能的测控系统;微型化、集成化、远程化和虚拟化成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测控技术的一个发展趋势。面对这样的深刻变化,1997年版《工科本科引导性专业目录》中新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覆盖了原来的10个仪器仪表类的专业。本文将从我国仪器仪表专业的创建及发展的角度研究测控技术仪器专业的发展规律,对多数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仪器仪表类专业的历史沿革我国是在1951年决定设立仪器类专业的。1952年教育部委托天津大学筹建精密机械仪器专业,委托浙江大学筹建光学仪器专业。同年,聘请苏联专家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培养精密仪器专业的研究生。此后,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大发展的需求,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原长春光机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也相继成立了仪器仪表专业。截止1966年文革前全国有30余所测控技术与仪器毕业论文院校设有十几个仪器仪表类专业。1963年全国仪器仪表类教材编审委员会在天津大学成立,下设精密仪器、光学仪器和自动化仪表3个专业。文革期间教学研究活动基本处于停顿状态。1983年成立了仪器仪表类专业教材编委会。2000年后全国高校专业统归教育部管理,仪器仪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任单位是天津大学。

二、仪器仪表学科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模式的演变

1、由专才教育向通识教育转变文革前,仪器仪表类专业的教育模式基本上是沿用前苏联的,实行专才教育,基本属于精英式教育。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末,真正从专才教育通识教育转变是1998年教育部颁布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后。此次调整将十几个仪器仪表类专业合并为一个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宽口径通识教育从此开始了。在这次调整中,我校的几何量计量、力学计量和热工计量合并为一个专业。

2、人才培养规格向多样化发展仪器仪表学科初建时以本科生培养为主,直至上个世纪60年代才有了少量属于我国自己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开放后,经济转型使研究生教育大发展。近年来又出现了专科教育的形式,形成了仪器仪表学科的多层次教育格局。人才培养模式也从专才型逐步定位于研究型技术型两种类型。研究型人才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掌握一定学科前沿知识和良好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毕业后可攻读硕士学位或到企事业从事研究工作。技术型人才要求具有较规范的工程素质,较强的动手能力,熟练的专业技能。两者课程体系设置有所区别,见表1

三、现状分析

1、现状截止到20057月全国共有181所大学设立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1996年至2005年间增设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数量见图1

2为教育部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全国此专业近几年毕业、招生及在校生情况的统计数据。从表中可见该专业全国本科招生规模基本稳定在8500人左右。有在校生人数约2.7万人(我校的在校生人数约占本专业全国总人数的3.9%)。目前,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及博士后流动站培养研究型人才的院校占15%,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院校占65%,培养技能个人才的院校占20%。还会有一些院校继续增设该专业,使每年的招生人数稳中略升,递增幅度缓慢,已基本达到稳定状态。

2、目前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方面的问题:有相当数量的教师还是英才教育的思想观念,教学内容和方式也基本沿用他们所熟悉的做法,还经常将现在的学生同过去专才教育时代的学生相比,对现在的学生的总体的看法是批评多,表扬鼓励少。

(2)社会需求方面的问题:我国仪器仪表行业与水平有较大差距,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社会急需产品研发方面的人才,然而人才培养能力不足以满足当前需要,导致供需关系出现了问题。低端人才也有较好的需求,但社会欢迎程度不如人才好。低端人才的市场需求社前景堪忧。

(3)学校和教师方面的问题:全国180多个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中,绝大多数是98年教育部专业调整以后为满足高校扩招专业数不足而设置的,这些学校的师资队伍状态与人才培养要求一直存在较大的差距。另外,由于本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缺口较大,对于那些办学层次低、地理位置不好、(本专业)不是主干学科群的成员的院校,就很难补充到适合本专业教学需到的教师,只好用相近专业的人员代替,形成了对本专业教学内涵理解肤浅的现象,因此,无法深入开展教学科研活动。调查中,还发现相当数量的学校对本专业不重视,没有列入发展规划,这样的专业前景不够乐观。

(4)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方面的问题:考虑到仪器仪表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俗称集光、机、电、算为一体,因此,各院校在安排教育课程时普遍存在课程难度大、门数多的问题,学起来比机械类和电子类专业的难度要大,与大众化教育的思想有些不一致。尽管经历了数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上没有大的改观。因此,开展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任务比其它学科要艰巨一些。

(5)办学层次的问题:多数学校在不同批上招收本科生,例如同时招收一本、二本和三本的学生(我校就是在一、二、三批招收本科),而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没有明显区别,普遍存在人才培养的趋同性问题。也就是说,不可能根据一本生、二本生、三本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

(6)素质教育与实践环节方面的问题:代写毕业论文各校首先面临的是校外实践基地的数量不足、内容不对口、实习时间少的问题。有些教学单位认为是这方面经费不足所造成的,本文作者经过调查后认为还不*是这方面原因,即使经费充足,也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对生产实习持不重视的态度。建议这方面的问题作为教育改革的课题专门进行重点立项研究。谈到素质教育,不能不谈教师的素质,若想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要求教师必须能创新;若想要学生素质好,教师的素质首先要好。目前有相当数量的教师的创新性能力不够强,素质(包括敬业精神)达不到本科人才培养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四、对策提高仪器仪表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水平,要从教育管理、教师、学生等三方面入手。

1.对教学管理部门的要求首先,在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做新的调整,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应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社会需求。按照新的专业目录所培养的学生,必须能满足社会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所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2)适应学科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向越来越明显,新的专业培养目标应当反映和适应这种发展。其次,加强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和监督;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逐步完善专业人才梯队

;探索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教学实验室建设的模式;通过设立新课程体系教材出版基金,划拨专项经费形式,积极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不断改进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培养方案,使之成为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专业。zui后,建立科技创新基地,积极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制度上、组织上保证课外科技活动的顺利开展。建立多层次的校内、校外科技创新活动基地,帮助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从场地和仪器设备上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保障。同时,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设立专门的基金资助学生创新科技立项活动。

2.对教师的要求(1)适应从专才教育向通识教育的转变,zui要紧的是观念的转变。不要用精英教育的观点看待现在的学生,也不要用精英教育的方法来要求当今的学生。时时分析当代学生心理特点,不断调整教学方法。(2)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加强实验课程建设,尽量保证所开课程基本上有相应的实验内容,增加开放性和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特别强调发现知识的能力。(3)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使课程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密,选修课中尽量体现新技术的内容。加强双语教学,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应用外语的能力。(4)根据优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编写适合教学需要的教材。

3、对学生的要求(1)现在的学生普遍认为有些课程对自已将来的发展没有用处,所以不用心对待这些课程。我认为学生大可不必怀疑现行教学计划的正确性。这些课程已达接近合理的程度了。因此,要紧的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课程学习的效率,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实践环节训练。(2)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目前从用人单位本专业毕业生反馈来的情况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及动手能力是限制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原因是大学期间实践环节学时不够以及本人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加强实践环节是解决问题的*方法。(3)从大三开始有意识地做一个小型项目,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类型。方法是选择一个老师指导或参加到老师的课题中去,不要好高骛远,这对今后工作生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结束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使愈来愈多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有需求,而且随着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具有高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强的人才,这就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测控技术与仪器是一个有着广泛市场的综合性的交叉学科,通过对该专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基本了解我国本专业的发展状况,列出了存在的问题,相信对改善和提高该专业的办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 要:本文作者对我国测件技术与仪器专业的现状作了比较全面的调查,从我国仪器仪表专业的创建及发展的角度研究该专业的发展规律,论文代写对多数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sitemap.xml   管理登陆
©2024 版权所有:上自仪表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5055501号-10